从“天鸽”到“风王”,珠海这个临海社区如何扛住考验?

从“天鸽”到“风王”,珠海这个临海社区如何扛住考验?

防线不仅在“挡水”,更在细节处“护安”。物业提前动员,近2000辆业主车辆被有序转移至小区安全区域,避免积水浸泡;高空易坠物全部拆除或归拢,防止台风中坠落伤人。

针对孤寡老人、孕妇及家中需用呼吸机的特殊住户,小区备好发电机与备用电源,确保供电不中断;自行设置的两个避难所内,饮用水、食物等物资一应俱全,妥善安置了有安全隐患的住户与物业员工。

社区层面的“设防”同样扎实。前环社区书记何建生带领团队,同步推进“物理防护”与“宣传引导”:针对商业街沿街商户,工作人员逐户上门,帮忙加装防护板、张贴玻璃防护贴,反复叮嘱“台风期间清空商铺、禁止留人”。

对于临海住户,以“自愿为主、耐心劝导”为原则,通过线上通知+线下走访的方式,讲解台风叠加潮汐的风险,还拿出“天鸽”“山竹”的受灾案例,让居民直观感受危险。

最终,80%的临海住户选择转移至珠海高新区设立的应急避难场所及其他安全区域,剩余住户也按指导在窗户贴牢“米”字胶带;台风逼近时,社区还派专人巡查地下车库、商业街路面及小区道路,严禁人员逗留观望。“一开始有人觉得‘天气好,不用慌’,但把风险讲透了,大家自然愿意配合。”何建生笑着说。

协作复苏

从“严阵以待”到“快速回归”

9月24日中午,台风“桦加沙”叠加最高潮汐,社区沿海公园的绿植被海水淹没,市政道路低洼处逐渐积水,浸水时最高达1米。

此时,前期部署的防御体系全面启动:前环社区管辖的小区内,1.8米高的防护板牢牢挡住漫溢的海水,物业人员守在地下车库入口,实时监测水位、排查渗漏;政府的应急避难场所,生活物资充足,医务人员随时待命,安抚居民情绪。

“台风登陆那几小时最关键,我们和物业都实时盯着,就怕有突发情况。”何建生表示,尽管海水漫到了市政道路,但得益于防护到位,社区内无一人受伤,仅出现少数树木倒伏、电子围栏受损的情况,“水退得也很快,风一走,下午五点左右积水就下去了”。

台风刚过境,清理复苏工作便马不停蹄展开。“水退之后,海堤上满是碎石杂物,道路也积了不少淤泥、落叶和断枝。”珠海高华城市资源有限公司市政养护组组长钟惠雄带着团队,第一时间进驻海岸公园,铲淤泥、抽积水、运垃圾,忙得连歇脚的时间都没有。

在珠海高新区统筹下,多方力量迅速拧成一股绳:物业连夜拆除防护板,次日清晨便冲洗地面淤泥、检查电梯安全,保障居民出行;市政公司主要负责沿海公园的清理与绿植养护;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临海小区清理倒伏树木、清运垃圾。

如今,社区烟火气已回归:商业街多数商铺在台风过后次日便恢复营业,居民采购、散步的身影逐渐增多;公园修复也在加速,倒伏树木的清理与复位工作已完成大半。“我们争取3到5天让市民进园活动,一周内完成全部修复,让大家能像以前一样来公园散步、看海。”钟惠雄说,话语里满是期待。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吴枫

统筹:黄鹤林

部分图由受访者提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推荐

为什么死后尸体是硬的,超市里的猪肉却是软软的?
快餐游戏太多了. 现在有什么有意思的手游?(快餐游戏推荐)
小米15人脸解锁怎么用
365bet开户地址

小米15人脸解锁怎么用

📅 10-21 👀 6448